“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堂体系构建

时间:2024-04-24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     阅读0

【摘   要】“大思政课”蕴涵着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理念,凸显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时代特色,极大地拓宽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发展、改革创新的视野和路径。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延伸和转化运用,只有树牢“大思政课”理念,坚持开门办学、开放促改,充分调动校内外实践育人的力量和资源,构建起立体开放、多元协同的课堂体系,才能实现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转变,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关键词】“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立德树人;课堂体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体系是学校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应然,是推动实践教学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所谓“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为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以思政课理论教学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舞台、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和亲身体悟,将感性认识、理论知识转化为高尚精神追求和良好素质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立德树人,既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研究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此,要按照“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的要求,以形成思政课程实践“主课堂”与校园文化实践“小课堂”、社会实践育人“大课堂”、网络实践教学“云课堂”、课程思政实践“新课堂”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课堂体系,有力提升学校立德树人的达成度、实效性。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程实践“主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创造性运用。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依托理论教学、寓教于“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特殊教学组织形式,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全面展开,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对实践教学的内涵、模式、方法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得以实施和创新;二是学校领导、师生对实践教学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组织机构相继建立,教学步入正轨;三是许多学校积极拓展实践教学领域,丰富活动形式;四是许多学校实施方案和教学方式独具特色,为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在认识、理念、制度、操作等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00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此后,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重申要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这就要求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力求采取课程化运行方式,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总要求,在推进内涵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中实现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实践育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政治方向上做到不偏不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笃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明确人生航向。二是在制度设计上做到不缺不漏。着眼提高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搞好顶层设计,优化工作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做到不折不扣。健全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有序运转。四是在行动落实上做到不空不虚。要建立科学管用的落实机制,做到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岗、措施细化到位,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刚性约束。

二、凝练育人主题,建好校园文化实践“小课堂”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拥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多元育人力量。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渗透在学校育人工作的各个领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校园文化实践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而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实践育人的特殊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实践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向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发挥实践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上具有的独特功能,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校园文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校园文化实践尽管在育人载体和形式上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差异,但同样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依据,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离开了思政课教学所提供的理论支撑、认知导向,校园文化实践就容易出现“重活动、轻引领”的偏差,学生盲目参加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为活动而活动,难以做到以文化人、启智润心。最后,校园文化实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多元载体,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效果。现阶段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经费不足、平台短缺、资源分散、形式单一等问题,校园文化实践以其育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等优势,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资源、载体和有效途径,增强了实践育人的效果。例如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组织学生自编自导“道德诚信”微电影时,协同开展“征信演讲比赛”“诚信学术讲座”等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会大大提升“道德诚信”教育的实效。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追求、精神面貌,也展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何把握新时代的育人取向,聚焦校园文化实践的鲜明主题,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既是新时代“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重要课题,也是“大思政课”环境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为凝聚、突出校园文化实践“小课堂”主题,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学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制度,策划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教育、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育人提能增效。

三、汇聚优质资源,办好社会实践育人“大课堂”

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开阔眼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大熔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社会实践育人自20世纪80年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以来,在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少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广泛参与参观考察、政策宣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支教帮扶、法律咨询、勤工助学、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好地培育遵守秩序、遵纪守法、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等社会公德;逐步养成知恩图报、孝老爱亲,谦虚友善、明理包容,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品质;培育担当能力,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学校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努力延伸至社会生活之中,更要主动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源,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整合育人资源。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社会“大课堂”要遴选、整合并转化利用好各类育人资源,尤其是利用好实践基地资源、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地方特色教育资源。二是汇聚师资力量。“大思政课”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育人。构建社会“大课堂”,要选聘地方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专家、行业先进模范、大国工匠、创新创业先锋、红色基地讲解员、乡村管理及科技人员充实指导教师队伍。三是用好实践基地。在管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传统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型基地,特别是要用好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各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四是丰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单一,流于形式,势必制约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要立足于知、信、行有机统一,深入开展“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五是重视考核评价。实践教育过程管理不严格、评价不得力将导致教育不够规范,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社会“大课堂”教学要改变单一的卷面测评方式,建立起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多元的评价模式。

四、借力数字赋能,用好网络实践教学“云课堂”

一直以来,实践育人存在着教学手段旧、组织难、效率低、各自为政等问题,学生被动参与单一实践活动,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其主体性被遮蔽的情况比较突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数字传媒、智能通信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破解难题、提质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该重要论断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及空间提供了科学指引。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以新媒体、新技术助推思政课改革创新,是适应网络时代,推进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应然选择,对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网络实践教学“云课堂”,要边建、边用、边完善,不断提高数字平台的建设、运行及服务质量,不断拓展实践育人领域和途径。互联网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最大增量”,要加大省级、校级网络思政中心建设力度,打造立体化的网络思政平台矩阵。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使教学中固化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数字化、动起来,营造虚拟三维立体环境,构建突破时空限制的立体教学模式。鉴于微视频已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指导学生拍摄制作具有价值意义的“微百科”“微电影”“微纪录”等微视频,彰显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名师网络工作室,开发网络集体备课系统,强化引领带动、示范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创造性转化运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及地方教育资源平台上的各类优质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迭代更新;鼓励师生原创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踊跃参与各类评选、竞赛活动,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此外,要积极开展常态化思政项目数据采集和绩效评估。

五、立足同频共振,培塑课程思政实践“新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校要着力挖掘提炼各门课程及教学方式所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 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解决好学校长期存在的专业教育、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有利于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包括课程思政理论教学,也包括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所谓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就是在课程思政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融入各类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实践之中,使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职业道德、爱国情操、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课程思政实践育人要根据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不同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厘清各自思政实践育人的目标要求,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并努力做到各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同向同行、协同推进。以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等课程实践育人,重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课程涵盖的学科专业种类多,知识覆盖面广。各类专业课程本身又都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课程之间存在着先后衔接、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不同专业课程中有所侧重地开展思政实践育人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诚实守信与社会责任担当。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中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作者简介:邱家洪,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第12期,详细注释与引用请参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