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 | 撑起大山教育的脊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范妹锁

时间:2022-12-10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     阅读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是国家建立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遴选10名左右,涵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获评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目前,我省晋中市榆次区修文镇中心小学教师范妹锁、长治市第二中学教师许军则和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粉霞等三位教师光荣入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众多主流媒体、报刊广泛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

范妹锁、许军则、李粉霞等三位教书育人楷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他们中有的长期扎根基层、矢志奉献山区教育,有的深耕教学一线、春风化雨育桃李,有的创新思路方法、为孩子倾注大爱深情,他们充分展示了我省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宣传活动。



撑起大山教育的脊梁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范妹锁

图片

范妹锁,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榆次区修文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乡村教育的振兴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37年来,他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梦,先后荣获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突出人才贡献奖、山西省师德标兵、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山西省特级劳模,山西省十佳创先争优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坚守大山深处,铺就山里娃求学路

他是种养殖“专业户”。1985年师范毕业后,他来到榆次最偏远的永红沟学校任教,以校为家,一心想着学校、想着学生,因为条件差,他搞养殖、种西红柿,千方百计改善学校条件。那段时间,虽然过得很苦,可他觉得苦有所值。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盖起了8间宿舍,让离家较远的56个孩子全部住上了暖炕头。

他是孩子的“男保姆”。孩子们七八岁离开父母,自理能力极差,吃、喝、拉、撒、洗脸、梳头、洗衣、叠被等全在照料之内......他带领教师从一件一件小事、一个一个学生做起,不厌其烦地教,无微不至地照理。


二、挚爱教育事业,大家小家难兼顾

父母病重难尽孝。逢年过节是学校设施的重点保护期,他半步不离学校。年迈父母没法子,只能背上吃喝,到校和他团聚是常事。2001年,年迈的父亲突患脑血栓,母亲因为感冒没有及时医治导致引起了肺心病。那段时间恰巧学校事情繁杂,作为学校主任教师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没有及时陪父母看病,让亲人失去了最佳的就诊时间。

妻子理家无依靠。当时学校除范妹锁之外全部是代教,学校拉煤、办公费用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来垫付,妻子对此怨声载道。2009年,学校争取到市里一个公司25万元的资助,妻子暗打“小算盘”:这下垫出去的钱可以拿点回来。但听到的是:这些钱全部要买成学校急需的图书、仪器、电教器材,她只能无奈叹息。

儿子志愿他来定。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没有过问过。临近高考,儿子咨询填报志愿时,他脱口而出:选择教育专业吧。高考后,他更是极力劝儿子填报教育专业。拿到师范院校的通知后,儿子哭闹着不上师范,不当教师。一番争论后,儿子踏上去了师范院校的路。整整半年,没有接到儿子的一个电话。但他却很高兴:他为儿子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真情对待师生,做大家的贴心人

“我们教师没有理由不好好干。”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外地青年教师,每次谈起范老师,都会泪流满面,因为冬天临近她还身着单衣,是范老师拿出一千元让她买冬装。范老师的话很简单也很暖人,“总不能看着娃娃挨冻吧,谁家大人不心疼呢!”全校师生知道范老师对他们是真心的、真诚的,他们只有用实际行动、工作业绩来回报范老师的关怀。

“范老师是我们学生的贴心人。”他资助了多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刘永辉的妈妈去世了,80多岁的奶奶既要照顾生病的儿子,又要抚养孙子,无奈之下,刘永辉要辍学了。关键时刻,他对孩子奶奶说:“永辉不能走,书费、学费、伙食费我来出”。永辉3年的费用他全出了。

“只要他在,我们家长就放心。”2011年,长凝镇将4所小学整合到东长凝寄宿制小学。这次撤并家长最关注的是让谁管理,有很多家长不假思索地说:只要范妹锁管理,我们的娃娃受不了罪,我们放心。许多外出借读学生纷纷返校就读,外地外县学生也慕名而来,学生人数由原来的140多名增加到360余名。


四、痴心教育教学,办人民满意教育

来到了东长凝学校后,他的人生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里环境好了,教育资源也更加集中,为了丰富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他从行为习惯上下功夫,从日常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文明习惯、学会与人相处。另一方面,从“愿学、乐学”上做文章,带领广大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2013年,范妹锁经过多方沟通,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在东长凝学校建成。2015年,他又自筹资金新建了专门的少年宫活动中心。学校开设了古筝、萨克斯、吉他、花样跳绳、威风锣鼓等10余个活动项目,学生全部参与,人人有活动,人人有收获。

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各项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别是花样跳绳运动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2019年4月26日,在全国跳绳联赛•河北唐山站比赛中获得大型表演赛第一名。5月10日,在晋中市第一届中小学生手球开幕式上进行表演。6月15日,参加了二青会榆次站火炬传递开幕式及街头表演。6月15日下午,再次在二青会手球开幕式上进行表演。7月19日—21日,在广州举行的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中,勇夺全国第三名。

2018年,北京实验二小的学生、家长与东长凝的孩子共庆六一。他们被孩子们的表现所震撼:百人威风锣鼓队,百人呼啦圈,百人霸王鞭,百人篮球操,全校学生《三字经》诵读......一次次刷新着他们对农村小学的认识。一位北京家长说:“真没想到,一所山区小学竟将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搞得这么好,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全部会吹葫芦丝,一年级的孩子会呼啦圈,二年级的娃学篮球操,三四五年级主攻花样跳绳和霸王鞭,音体美教育没落下一个孩子!”之后《半月谈》记者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尽心尽责履职,践行新使命新担当

2021年2月,他担任了长凝镇中心小学校长,继续保持一贯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率先垂范,从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出发,努力把工作落在实处、做在实处。

在他的带领下,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民主管理,召开了全镇教职工大会,让制度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举行课堂教学大比武,从中发现、培养人才;不定时到各分校调研走访,指导把课后服务做实做细,通过多项举措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他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除上好文化课外,积极开展体艺活动,实现了经常化、多样化、全员化,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

“鸡毛蒜皮”美术工作坊,是利用长凝大蒜蒜皮的特点,配上鸡毛、树皮等材料,经过灵巧的构思,在孩子们手中就会呈现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作品。在榆次区艺术节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了晋中市及山西省的展评,现已被推荐上报教育部。

在他的引领下,学校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活动效果明显。学校获得了2019—2020年度晋中市文明校园称号;2020—2021学年年终综合考核优秀奖及2020—2021学年小学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农村学校排名第一)。


六、初心壮志不改,续写乡村教育情怀

为了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争当优秀,早日成才,范妹锁决定每年从山西省突出人才贡献奖奖金中拿出1到3万元,奖励15到20名品学兼优的孩子,负担他们除寄宿生生活补助外的所有费用,包括伙食费、书本费、课后服务费等。2022年6月9日,奖励了第一批 15名优秀学生,并对在区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两个孩子给予每人500 元的奖励。

活动结束后,李铭轩妈妈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小学生念书还能挣钱!”一名受助学生的爷爷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有听说过,校长个人给学生捐钱的。范校长,你真了不起!”

局领导考虑到范妹锁同志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便问他愿不愿意进城工作。范妹锁坚定地表示,他离不开孩子,离不开农村,希望继续扎根乡村,为农村教育服务。2022年8月,他服从安排,到修文镇中心小学担任了校长。到任后,他下分校,进课堂,作调研,绘蓝图,以饱满的热情奔波在奉献乡村教育的路上。

这就是范妹锁,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代表,把青春、热情、真心,都奉献给了山区教育和山区孩子,并继续用实际行动为农村教育的振兴努力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