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4-10-24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     阅读0

“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路径


摘要:“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范式创新、迭代升级。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需坚持系统观念,从落实思政课使命任务的应然选择、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应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需求、破解传统思政课困境的实然之举四向度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思政课教师应在站稳“思政小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下好协同“一盘棋”、打好数字赋能牌上下功夫,切实发挥“大思政课”的“大价值”“大作用”。

关键词:“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逻辑向度实践路径

“大思政课”源于思政课,是对思政课广度、深度、高度的进一步升级与延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差,却是由具体课程向育人格局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在建设教育强国时代背景下的高位部署,着力促进从专注“思政小课堂”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并重的转变,旨在提升思政课的引领力、鲜活度、趣味性。“大思政课”作为传播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总体任务要求,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缘起

     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东升西降”趋势日渐显现,特别是经历了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西方国家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无序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形成强大反差,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国内风险的迫切性日益增强,抹黑中国共产党、歪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大思政课”正是应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而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突出强调。“大思政课”何以出场。近年来,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边界感较为模糊,思政课的范围难以框定现有课程发展形式,亟需新的定义匡正认识偏差,锚定新的发展目标。因此,“大思政课”应运而生。“大思政课”的概念是在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坚持思政课主体性的传承与创新。“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聚焦“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在“大”字上做文章,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大思政课”的出场是回应时代需求,为思政课变革注入强劲动力的现实需要。

      何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大思政课”的发展,要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看得远、认识准、理解透。要言之,“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是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首先,坚持课程属性,遵循课程的发展规律,继续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而非弱化课堂教学,单纯强化实践教学;其次,“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均衡发展,不能有失偏颇,为了表层效果而将更多精力投入社会实践,挤压课堂教学的必要时间;再次,防止因理解不清而泛化“大思政课”,将“大思政课”定义为包罗万象的育人活动集合体,必须明晰边界、廓清差别。

二、“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向度

思政课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课程,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

树立系统思维,做到活学活用、常讲常新、绘声绘色。“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有其清晰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及现实逻辑,准确把握好“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向度,是对讲好思政课的更高要求、更多期待的积极回应,是发挥“大思政课”育人成效、落实善用“大思政课”任务的必然要求。

1.价值逻辑:落实思政课使命任务的应然选择。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铸魂育人的必修课程,不可缺少、无法替代。“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提档升级,凸显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高质量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建强思政课课程群,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的深层次原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思政课的理论内核,具有丰富的学理内涵,是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基础,思政课教师要重点把握原理性内容晦涩的特点,务必讲深讲透,助力学生修炼理论“内功”,坚持从理论与实践上回应人类文明新形态,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解答学生的成长困惑,引导学生从全球局势、历史长河当中深学中国理论、感悟中国精神、坚守中国价值,深化学生内心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强国行,推动理论知识与思想灵魂的共鸣互动,实现“大思政课”生动与温度的价值彰显。

2. 理论逻辑: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理论基础,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生命需求,更是整个社会长期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实践领域,要想真正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就必须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标准出发,全面提升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素质以及个人品德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期达到全方位的发展。《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提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契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将人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素质”“个人品德”共同发展的本质要求。“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意在完成从实践到认识、从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辩证过程,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协同发力,聚焦引领学生的政治思想,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养学生的系统科学思维,以青春之我回应时代之问,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3. 实践逻辑:应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需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局势、中国内政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疑难杂症层出不穷,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获取便利化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造成冲击,必须坚持不懈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牢牢把握主渠道、主阵地定位,满足思政教育新的实践需求,回应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思想盲区、价值窄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及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高歌猛进,海量的信息流、多样的资源、多元的价值观对思政课发挥思想统一与价值引领作用形成挑战。在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的态势下,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短板、行为偏差都存在被公开放大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思政课教师的权威性逐步弱化与消解。“大思政课”重在关注学生的“需求侧”,要求持续优化与改进教学内容与形式,特别要从百年大党的发展史中汲取营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淬炼精髓,以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开发利用“社会大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4.现实逻辑:破解传统思政课困境的实然之举。“大思政课”的落脚点最终在“课”,“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概念均在凸显“课”的重要性,强调突破视野、时空、理念的局限,用好大资源,集聚大合力。近年,教育部对思政课课件进行严格把关,下发了统一的教学蓝本,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集体备课制度时也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进行精准把控。因而,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发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极大考验着思政课教师的课程设计、内容优化及备课能力。应对传统课堂的重重困境,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贯通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的破局之道,只有深耕实践、观照实践、响应实践,才能提升针对性与有效性。“大思政课”提升了思政课贯通中西古今的学术视野,拓展了思政课的实践格局,赋予思政课肩负“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与教育责任。“大思政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吸纳最鲜活的优质教学资源,走出教室延伸教学场域至社会空间,全面提升教学主体、教学空间与教学内容的协同融合,形成“受教育—长本领—作贡献”的思想政治育人链条,焕发“大思政课”的蓬勃生命力。

三、“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大思政课”是站在“大时代”、肩负“大使命”、展现“大作为”的育人“大课”,是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立德树人新方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社会性、实践性、协同性及开放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应立足“思政小课堂”,全面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共融共通、同频共振,整合线上线下优质教育资源,壮大协同育人队伍,借助数字化技术助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1.深耕内容,站稳“思政小课堂”。“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要防止“唯实践主义”倾向,要牢固树立课程导向,在课程内容上做“大文章”。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为基石,把准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学生透彻掌握知识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辩证思维与主流价值观,增进学生的政治涵养、道德情操、家国情怀。二是延展课堂教学内容,树立大历史观,聚焦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转化为生动可感的教学资源,将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历史事迹内化为学生学习报国强国的动力,培养又红又专、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三是统合教学内容,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强化各学段的衔接与进阶,坚持全程贯穿与学段差异相结合,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联学联研制度,助力思政课系统性建设。四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学习与关注点的深入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消散人生迷雾,重回发展正轨。

2.凸显实践,用好“社会大课堂”。思政课绝非书斋里的课程,从书本到实践,在实践中用好“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注重马克思主义践行,开阔眼界、淬炼能力,是“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内涵要求。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是检验“思政小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表征,学生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形成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首先,“社会大课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鲜活的创新发展资源及能动的社会实践资源,学校须营造“学中做,做中学”的浓厚氛围,坚持以理论引领实践、以实践促理论的原则,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共生的格局,实践环节设计要联系新时代、新人物、新风尚、新成就,结合学生学科背景、思想动态、成长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推动实践知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其次,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东方大国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备受世界瞩目与积极响应,无不体现出中国民主开放的大国形象与海纳百川的大国胸怀。要将“大思政课”的发展置于宏阔的时代背景之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使学生融入社会,超越“象牙塔”,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获得自我价值,发挥“社会大课堂”的隐性功能。

3.凝聚力量,下好协同“一盘棋”。“大思政课”的目标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大思政课”传递理论温度,关照学生内心需要与情感共鸣。因此,思政课教师须坚持系统观念,凝聚协同育人的大合力,整合各方育人主体及教学资源共绘“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同心圆”。从课程层面看,须进一步厘清思政课内部各要素间、各要素与外部资源间的关系,同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要在课程精准实施上“动真格”,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转化为强大的育人动能;同时,依托“大课堂”“大平台”赋予实践教学的“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基于不同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制定“大思政课”实践方案,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赋予课程鲜活的生命力。从协同主体层面看,必须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党领导“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作用,以党对建设“大思政课”的谋篇布局、统领规划为建设依据,确保“大思政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高质量发展。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人文情怀,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努力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其次,非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践者,应主动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厚植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怀,为学生学懂弄通专业知识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次,国家、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要健全服务机制,立足自身优势开发针对性强、亲和力高的课程,为“大思政课”提供资源补给、育人场域。

4.技术为器,打好数字赋能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教育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是“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的时代机遇。“在前沿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每个人都可以摆脱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在数字空间成就更好的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首先,从教学时空维度来看,数字技术贯通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将传统与现实进行时空切换,虚实融合形成新的课堂育人场景,使得课堂教学超越空间限制,推动育人主体协同联动。其次,从教学内容维度来看,数字技术将红色历史、人物事迹、场馆基地等优化整合为电子可视化教学素材,教学主体将快速便捷地定位优质教学内容,有效提升教学的理论性、价值性及趣味性。再次,从教学载体维度来看,数字技术将提升“大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丰富性与鲜活力,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特点构建的特色“大思政课”平台,以及依托“两微一端一抖”等学生群体黏性高的已有平台,推动各平台间的技术融通与互联互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绕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教学主体要学会以技术为器,更要避免卷入“技术漩涡”,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技术的关系。坚持内容为根本的原则,导向为魂、技术为要,适度追求技术创新,防止教学内容因技术介入而庸俗化、低端化及空洞化,偏离“大思政课”的教学主旨,须内化教育主体传道为主、技术为辅的理念,加强技术监督与管控,防范意识形态渗透、主流价值观念消解、学生个人隐私泄露等伦理风险,驾驭好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数字赋能“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赋予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之源,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融通理念,牢牢把握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理性认识及创新实践,构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和合共生的互动机制,形成理论阐释与实践成果相互检验的闭环,以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价值旨归,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展现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