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8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
阅读0次
一、热点透析
近日,香港长和集团向美国财团出售港口资产引发争议,被批评为“无腰骨跪低”“漠视国家利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三点原则:重视社会关切、要求外国提供公平环境、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国务院港澳办转载评论文章批评该行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则指出“商人无祖国”的错误观念,强调国家利益高于商业利益。结合该新闻与相关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政课启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需精准平衡商业自由与国家安全。李家超强调“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这不仅是对《香港国安法》的遵循,更是对国家安全底线的坚守。此次长和出售港口资产事件中,港府严守法律边界,既保障企业合法经营权,又防范外部势力渗透,凸显了在商业活动中融入国家安全考量的重要性。在此次长和出售港口资产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资本逐利性与国家利益之间的潜在冲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具有逐利性和扩张性,但社会主义制度要求资本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梁振英批判“商人无祖国”观点,正是指出资本不能脱离国家主权独立发展的前提。资本的逐利性是其天然属性,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深刻的阐释。马克思指出,资本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会不择手段地扩张和积累。这种逐利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忽视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环境、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从实际影响来看,长和把港口卖给美国财团,对中国航运贸易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威胁。美国控制这些港口,可能会进一步挤压中国航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空间。美国可以利用其对港口的控制权,扶持自己的航运企业,打压中国企业,让中国航运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长和集团若因商业利益而损害国家战略安全,则违背了社会主义制度要求资本的运行必须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梁振英批判“商人无祖国”的观点,正是指出资本不能脱离国家主权独立发展,资本的运作必须在国家主权的框架内进行,任何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的逐利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国家安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振英强调“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被欺凌的孩子”,这一观点直接呼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这一公民基本义务。香港商界需摒弃“在商言商”的狭隘思维,认识到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商业活动的前提。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对于香港商界来说,这意味着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坚守爱国情怀,维护国家利益。梁振英所言,警示香港商人要将个人财富积累与民族复兴使命相结合。真正有担当的企业家,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这次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可能会让中国在拉美的战略布局受到冲击。美国可能会借此机会,加强对巴拿马以及周边国家的控制,挤压中国在该地区的发展空间,破坏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暴露了部分香港商人仍受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将利润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对此,需教育引导企业树立“国之大者”意识,将个人财富积累与民族复兴使命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摒弃那种将爱国与商业利益对立的错误观念,弘扬爱国精神,让每一个人都明白,爱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富,都应以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己任,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四章)法治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繁荣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此次事件中,港府严守法律边界,既保障企业合法经营权,又防范外部势力渗透,体现了法治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香港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法律对资本行为的规制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上,更体现在对整个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的维护上。通过法律手段,国家可以有效地引导资本流向,确保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不偏离国家利益的轨道。在此次长和出售港口资产事件中,港澳办转载评论文章,实质是通过舆论引导强化“资本须服务于国家大局”的价值观。香港企业需认识到,商业自由必须以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否则将面临法律规制与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长和集团若因商业利益而损害国家战略安全,则违背了“两个毫不动摇”中“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此次长和出售港口资产事件,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敲响了警钟。一方面,企业海外投资需谨慎评估政治风险,不能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还要关注投资所在国的政治局势与国际关系,美国常利用政治手段打压中国企业,因此投资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并做好防范。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海外资产保护力度,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外交谈判,维护企业权益,同时建立海外资产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应对风险,如美国无理制裁时,可通过外交交涉或反制措施来应对。综上,行法治思维之治,固“一国两制”之本,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通过依法治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一国两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九章、第十五章)【思政知识链接】“国家安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四章;“全面依法治国”“一国两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九章、第十五章
三、热点原文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8日在行政会议会前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到香港长和向美国财团出售港口资产被批“无腰骨跪低”时,李家超表示,有三点看法:第一,社会对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第二,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第三,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当被追问港府是否可动用《香港国安法》阻止交易,李家超重申,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港府依规处理。日前,国务院港澳办网站连续转载《大公报》关于香港长和出售港口资产的评论文章,引发关注。其中一篇文章援引网友观点说,“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1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但他强调,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