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30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
阅读0次
教材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的教学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倡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高尚的人生观。站在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我们教学如何将人生大道理与大学生人生小困惑结合起来,如何在学生的困惑中植入正确人生观,以发挥引导作用?教师需要把握三点:一是学生的关注点是什么?二是人生观的切入点是什么?三是教学结合点是什么? 对于刚上大学的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刚从学业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就想放松一下,过一种轻松的当下生活,没有想过也不愿意想那些宏大而抽象的人生课题。同时,他们还认为现实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只需要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思考人生观这样宏大的终极哲学问题没有多大用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找到引导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思考的切入点,通过人生观的理论分析说服学生:人生观就好比我们越野车的底盘一样,越重越稳越好,只有底盘“稳和重”才能跨越山海,抵达诗和远方。大学生只有在青年这个“拔苗孕穗”的关键期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内核”稳,不内耗,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依据以上对大学生的关注点的分析,教师需要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其中人生目的影响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这种宏大而抽象的理论问题,教师需要从小处入笔,即从大学生身边熟悉的话题和生活事件入手,然后再到大处落笔,即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理论剖析,最终激发大学生自觉进行人生观思考,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观 。因此,教师需要了解05后青年的流行文化和话语热点焦点问题来设计教学切入点,同时要找到大学生身边典型案例,并能贴切地运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理论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认同正确的人生目的会影响人生态度,并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他们在迈入大学时自觉思考“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什么是人生?对于才18岁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阅历并不能完全的深刻理解这样一个抽象的宏大问题。因此, 教学的第一个切入点:就是最近在网络里很火的一首歌《大梦》。歌词里写到从人的6岁到88岁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都会问“该怎么办” ?
在播放完《大梦》视频后,通过学习通发起讨论:你从《大梦》中听出了什么意味?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人生只是大梦一场,为何还要活着?活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人生观现状。然后介绍古希腊西西弗斯神话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西西弗斯神话故事与《大梦》共通的地方是什么?
在启发学生思考后,教师进行总结:
生命本身就是意义。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怎么办”都是一种意义。其实,虚无这个真相,并不会直接导致消极。导致消极的是人们执着于追求那个标准的意义。当你认识到世界本无意义,这恰恰带来了创造的自由。生命价值不是现成的,等着被你发现。所有的价值都是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准就是自己能够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生命本身强健的力量,是人拥有的唯一真实的东西。而这就是战胜虚无的武器。即使现实是荒谬的,甚至是虚无的。我们仍然可以选择直面这种荒谬。与虚无作斗争的过程足以充盈人的心灵。 如果生活的每一刻都会无限次地重复,那么生活的意义将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体验和评价当前的生活。永恒存在于瞬间之中,当下的瞬间状态,即是你永恒生命中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首歌并不是激发人们的焦虑,而是在启发答案。如果生命是大梦一场,你就做好梦中的主人公。纵使会遇到虚无和荒谬,我们依然会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既勇敢又荒谬的英雄。 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把西西弗斯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斯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 如果我们截取人生的一个阶段:从18岁到22岁的大学四年,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在我们的青春期会遇到“苦与乐”、“得与失”、“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等诸多矛盾与问题,矛盾和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生过程充满了矛盾和问题,我们该怎样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才能顺利渡过人生呢? 这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精心选择大学生身边的、与人生观紧密契合的四个典型案例,并设计问题:案例中的四名大学生都遇到了同样的人生困境“经济窘迫”和“学业压力”,为什么却有如此不同的行为选择?影响人们行为选择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通过学生对以上四个案例的讨论,教师总结:四名大学生面对“经济窘迫”和“学业压力”的人生问题时,有着不同行为选择:南京的热能博士面对人生的挫败、生活的经济窘迫,采取的是“躺平”的佛系心态,只要自己快乐,宁愿当乞丐。而清华大学的贫困生却是积极进取,面对同样的经济窘迫,不仅通过勤工俭学渡过难关,还感同身受地拿出“巨款”资助和他一样困境的学生上学。面对学业压力,延安大学化学系2019级的汪楠采取的是逃避问题,结束生命。而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2022级的张亮同学,面对自己的身体的残疾,学业的压力,却是积极进取,热爱生命。这四位同学不同的行为选择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是什么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
通过对四个案例的分析引出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正是四个同学对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的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才影响了他们的不同的人生态度“人该怎样活着”的行为选择,同时决定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罗家伦在《写给青年:我的人生观演讲》写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做怎样一种人?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不想,明天不定会想到;一个月之内不想到一次,一年之内不定会想到一次。想到而不解答,便是人生的大危机。若是永想不到的人,这真是醉生梦死,虚度一生的糊涂虫了。想到而要求适当的解决,那就非研究人生哲学不可……也只有了解人生哲学的人,对于人生才觉得更有意义,更有把握,更有前途。”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通过以上案例教学,使学生认同思考人生观问题的重要性:人生观就好比我们越野车的底盘一样,越重越稳越好,只有底盘“稳和重”才能跨越山海,抵达诗和远方。大学生只有在青年这个“拔苗孕穗”的关键期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内核”稳,不内耗,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觉思考“人生观”问题。解开学生认为“人生观”与他们离得太远,想得太多没有用的思想疙瘩。 教师通过对学生关注点的了解,并准确找到教学切入点,贴近了生活实际、贴近了学生思想实际,与学生建立起了情感的沟通,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思考:结合教材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内容作为“教”与“学”的结合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分析为什么在众多的人生观中,只有“为人民服务 奉献社会”的人生观是高尚的和应该倡导的?
如何引入“人的本质”的思考?大多数教师都是把人和动物进行比较来推导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今天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hat GPT的运用,使人们更进一步地思考“意识”仅仅属于人类吗?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关注大学生感兴趣的科技问题,引入“人工智能能取代人吗?”的讨论,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考的科学性和深刻性。
在对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的分析后,提出“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引出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着重把握“现实性”、“社会关系”、“总和”三个关键词的理解。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第一个阶段,人的存在以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只有群体的“大我”,没有个体的“小我”。以原始社会为例: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共有,人人平等,平均分配。所以,“大我”的观念不是他们先天具有的观念,而是由其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第二个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出现,人打破了对人的依附获得了独立性,具有了个人的“小我”,进入到市场经济之后产生了人对物的依赖。这里主要强调剩余产品的出现,有了商品交换,同时“货币”等价物的出现,导致了“金钱拜物教”的出现,导致人的异化,对物的依赖和崇拜。 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成为“自为自觉的个人主体”。当劳动成为人们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按需分配,人们从物质依赖中解放出来,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才成为“自为自觉的个人主体”。马克思指出,第三个阶段是人类发展可以预见的最高形态,即共产主义。 (二)关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解
这里可以举例:当我们说某个人是“黑人”时,只是从自然属性去描述的,而当我们说他是“黑人奴隶”时,“奴隶”是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只能从社会形态才能理解其社会身份。那么我们还可以接着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发展为封建社会,其“奴隶”身份转变为“农民”身份;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其“农民”身份又转变为“工人”身份……“黑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地变化,但其“黑色人种”的自然属性依然没有变化。所以,理解人的本质不能用静态不变去看待,而应该用发展的历史的视角去理解。另外,一个人除了人的自然属性外,他在家庭中还是父母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在工作中还是学生的老师、同行的同事、领导的下属等等,人是处在一个关系网中的一个纽结,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为一座孤岛。 世界上有众多形形色色关于人生观三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一种认识角度和方法上的重大转折,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说明。为人们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因此,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的人生目的时,要做到“大我”与“小我”的统一:
在现实生活中,人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这个过程中又形成着人与人之间多样化的社会关系。且正是这种多样化的社会关系才使每个人从"大我”中突显出来,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据此,马克思鲜明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定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实现“大我"和“小我"的统一,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大我”体现在“小我"之上。 总结:通过把握以上学生关注点、教学切入点、教学结合点,由浅入深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觉思考人生观问题,为本专题的第二讲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水到渠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确立“为人民服务 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观。
当教师播放《大梦》视频的时候,所带的4个班级,320个05后的学生都说没有听过这首网红歌曲。这是为什么呢?这也许暴露了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所造成的“信息茧房”有利有弊。 学生对《大梦》这首歌的感受都是积极的,他们都认为从中听出了一种倔强不服输的力量,认为人生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网络里的大多数中年人却听出了无奈和颓废。这是为什么呢?也许这是因为05后的学生出生并成长于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他们没有感受过物质的匮乏,同时他们一直生活在学校,还没有经历社会阅历,对人生的理解还依然是美好的,充满阳光的。 我所带的4个班级320个学生中,有两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看过马克思《资本论》,而且其中一个学生还给我展示了他的读书笔记。其中一个学生是因为他对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异化感兴趣而去阅读《资本论》的,另一个学生是因为马克思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于是他阅读了《资本论》,想看看马克思是怎么解释世界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在05后的大学生中还是很有魅力的,05后的大学生还是关心世界的。转载:庭中望月 阅享